致力打造綠色校園的南華大學近來獲獎頻仍,包含連續三年獲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全球401-600名,2022年並列全國第14名,私校並列第5名;連續六年蟬聯「世界綠色大學百大學校」,2021年排名第64名、全國第6名;連續三年獲國家企業環保獎「金級獎」,2020年獲頒「綠色行動獎」,2021年更獲頒「榮譽環保企業獎」;獲「國家品質獎─永續發展典範獎」;經濟部水利署頒發「節約用水績優單位優等獎」;獲行政院環保署「環境教育機構」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雙認證;以及獲中華民國品質學會卓越經營品質獎最高榮譽「三星獎」、亞洲品質網絡卓越品質實務典範獎等多項殊榮肯定。
「我們的校務發展主軸、課程及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皆融入了SDGs永續發展指標。」林聰明校長指出。為打造綠色校園,南華大學在達成碳中和目標上持續努力,先是在2018年完成ISO14064-1:2006版碳盤查,確認碳排放;2021年完成全校樹木盤點,計算固碳量;並在2022年即將進行 ISO 14064-1:2018版碳盤查,將於查驗成果宣告固碳量。並預計在2023-2025年於校內增設農業太陽能,減少外購電力;2023-2026年間進行樹木種植,取得碳權、更新林相,增加固碳量;並於2027年執行ISO 14064-2固碳量宣告,及申請PAS2060碳中和認證,全面朝向2028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大步前行。
為推動環境教育,校內每年由通識中心開設51門多元化的環境教育課程,也爭取教育部補助氣候變遷調適計畫,規劃系列講座、體驗活動、戶外學習等環境教育活動,並辦理相關培訓,包含低碳飲食校園蔬食推廣、校園減塑活動等,2017年成立永續綠色科技碩士學位學程,2021年成立永續綠色科技在職專班,致力培養國際級綠領人才。在自然生物科技學系內更規劃自然農場、設置「智能環控植物工場」,將科技技術導入農業生產,帶領學生透過智能環控系統進行水耕及土耕種植,體驗環保節能、生態永續的效益。此外,亦設置氣候監測、透水鋪面及永續農場設施,2020年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機構及場域雙認證,並成為區域環境教育中心。
為響應2022年世界地球日,南華大學還舉辦一系列活動,透過課程、國際研討會、生命與環境教育工作坊、淨灘以及採收以生物動力農法栽種的農作物等形式,喚起大家對環境永續的重視。
林聰明校長指出,「為進行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我們於校園內設置蜜蜂養殖區、黑水虻養殖區及太陽能環控溫室。」由於蜜蜂數量的多寡是影響生態與經濟的重要因素之一,全球有1/3的農作生產需仰賴蜜蜂的授粉,但蜜蜂卻從 2006年開始逐漸消失,使全球農作收成產量下滑。蜜蜂減少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農業用藥,南華校園綠覆率達80%,且無農藥問題,最適合蜜蜂生長。除此之外,可以透過黑水虻將廚餘廢棄物,變身成有用的農業肥料,達到循環農業之效益。
校內的永續綠色科技碩士學位學程課程,也指導學生於溫室內種植包括蘭花及黑木耳等高經濟作物。還有設立以生物動力農法,運用校園廚餘堆肥及落葉,種植馬鈴薯、印加果,並設置等高耕作之農業水土保持示範區,農作成果豐碩。
在生態議題備受關注的現今,世界蜜蜂日也受到各界重視。為了呼應聯合國糧農署(FAO)重視蜜蜂棲地永續的建議,林聰明校長率校內主管及教授,於5月20日世界蜜蜂日前夕,在校內永續農場種植20株咖啡樹及6株龍眼樹等蜜源植物,期能維護生態環境,減少糧食危機的產生。
其中,陳世雄講座教授畢生推廣有機農業,規劃課程指導學生養蜂。他說:「養蜂雖會增加開支,需要付出時間和心力,但蜂箱中所有的產品,舉凡蜂蜜、花粉、蜂王乳,甚至蜂蠟、蜂膠等產品都相當具有經濟價值。」且據苗改場研究報告,「咖啡蜜」的抑菌效果優於「麥奴卡蜜」和「龍眼或荔枝蜜」。還有,咖啡適合在台灣栽培,咖啡蜜的價格只有紐西蘭麥奴卡蜜的十分之一,期許南華大學幾年後可以生產出具特色的咖啡蜜,也達到落實環境永續發展之目的。
值得一提的還有節約用水與減碳生活的環境教育,南華大學特別成立「節能減碳委員會」,並制定節水計畫及目標,成果豐碩。而且校內主要使用水源為自來水,輔以雨水及污水處理後之回收水,透過雨水貯集系統,將雨水回收做為沖廁之用,並充分利用處理過後優於放流水排放標準之中水用於澆灌花木,亦能作為生態池的補注水源,讓水資源可重複使用達2次以上。2019年用水量為127,508度,而2020年用水降為116,659度,節省了10,849頓,節水率高達8.5%,獲經濟部水利署頒發「110年節約用水績優單位」肯定,是全國唯一獲得學校組優等獎的大學。
除了校園內擁有廣大的樹林、綠地、草溝漥地及生態水池皆具有滯洪作用外,更在宿舍設置太陽能、熱泵供應熱水以減少鍋爐用油,節省燃油量約35,000公升(依據外氣溫度及熱水使用狀況變動),節省燃油費用約100萬元,減少碳排量約100,000Kg/CO2,而整體用電指標也遠優於大學平均值。這些豐碩的成果與積極行動,成就南華大學朝向永續發展典範學校前行。
最新消息
中心公告
研習資訊
徵才資訊
歷年獲獎資訊
歷年活動新聞
行事曆
關於中心
成立宗旨
發展沿革
組織架構
中心位置
組織成員
任務推動
環境教育
氣候與能源
低碳飲食
自然生態
防災應變
綠色採購
廢棄物管理
水資源管理
教學與研究
營運項目
環境教育
企業社會責任
環境規劃與設計
國際化
環境監測
南華大學氣象站
校內連線
校外連線
臺北市山坡地水文觀測系統
校內連線
校外連線
新北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水質監測資料庫系統
校內連線
校外連線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南華大學低碳活動平台
創新計畫即時網站
校內連線
校外連線
南華大學樹木固碳網頁
校內連線
校外連線
南華大學永續校園計畫網頁
校內連線
校外連線
企業社會責任
SDGs
產學合作同意書
法規與SOP
未來學生
相關連結
Journal of Green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ility
台灣永續綠色科技發展協會
校內資源
校外資源
南華大學環境教育機構
南華大學永續綠色科技環境設施場所
南華大學低碳活動平台
南華大學碳中和平台(外部連結)
南華大學碳中和平台(內部連線)
專業認證
下載專區
影音專區
永續發展專區
氣候變遷專區
水土保持專區
有機農業專區
生命教育專區
太陽能溫室設置與管理基礎
行政經驗分享
研討會
歷屆研討會論文下載
2020SSDGT
2021SSDGT
2022SSDGT
FAQ
網站地圖